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9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奇幻逆緣) (2008)


故事:

電影開首為新奥爾良的一間醫院,一名垂死的高齡女病人,吩咐女兒拿出一本日記,並叫女兒將整本日記讀給她聽:

Benjamin Button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日(1918年11月11日),地點是美國的新奥爾良。Benjamin的母親生下他時難產而死,加上Benjamin樣貌醜陋(如同一名八十多歲老人),富商父親一氣之下棄置嬰孩於一家療養院門口,幸好獲得療養院員工Queenie收留。

Benjamin出生時身體機能猶如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醫生判斷將會很快夭折。奇怪的是,Benjamin卻越活越年輕,隨著時間過去,Benjamin開始長回頭髮,肌肉開始強壯起來,身體機能亦逐漸年輕化。

1930年,Benjamin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Daisy。Daisy是一個擁有藍眼睛的美麗小女孩,經常到療養院探望她的祖母。她並沒有因Benjamin的外貌(當時大概像七十歲左右)而抗拒他,反而主動接觸他,並成為Benjamin第一個「同年紀」的朋友。自此,Benjamin與Daisy開始了一段長達七十年的愛情。


幾年後,Benjamin十多歲(外貌大概六十多歲),決心向外闖,跟著一名拖船船長遠行。期間,Benjamin學會喝酒,初次召妓,在前蘇聯初嘗愛情滋味,後來更在二次大戰期間擊沉一艘德軍潛水艇,可惜船長及多名船員不幸罹難。

戰後Benjamin回國,前往紐約去尋找當時已經成為著名舞蹈家的Daisy。可惜Daisy己心有所屬,隨後Daisy在巴黎發生車禍,不能再跳舞,信心盡失,拒絕了Benjamin的愛意,Benjamin唯有黯淡回家。

Benjamin和Daisy終於在六十年代再相逢並正式墮入愛河。當時大家都接近四十歲,堪稱匹配。二人過了幾年神仙快活的日子,並誕下一女兒。可惜,Benjamin深恐他繼續年輕下去的話,將會令女兒不能有一個正常的父親,於是毅然放下母女倆獨闖世界。


除了於 1980年一次短暫的會面外,Daisy一直到九十年代,才與Benjamin重遇。此時Benjamin外貌大概只有十一二歲,並患上老人痴呆。Daisy搬進Benjamin成長的療養院,決意與Benjamin一起走過最後的日子。2003年的春天,Benjamin終於以初生嬰兒的模樣死於Daisy懷抱內。


評語:

改編自大文豪F. Scott Fitzgerald的同名短篇小說(不過據悉改動很大,主要只是保留了「越活越年輕」這條大橋),電影是一部奇幻的故事:男主角出生時身體機能像八十歲,但是跟著越活越年輕,最後以初生嬰兒的模式結束生命。這個就是故事的命題,無需要以一個科學的角度去探討其可能性,要麼就接受,要麼就離場不要看。

反正電影要探討的並不是個科學主題,電影講的是生命及愛情。故事其實不算是曲折,主要的情節基本上未開場已可能猜到七七八八。導演的功力在於能娓娓道出一個所謂已預知的故事而一點也不沉悶。感人但不煽情,166分鐘一點也不覺得冗長。

Benjamin因為天生身體的原因,所以一生註定是孤獨的。

“My name is Benjamin Button, and I was born under unusual circumstances. While everyone else was agin', I was gettin' younger... all alone.”

但這卻無礙他追求愛。童年時, Benjamin外形像個老翁,加上行動不便,根本沒有機會去接觸其他小孩,更遑論和他們一起玩耍。他每天只能與一眾老人呆呆地坐著,對一個小孩而言確是一件苦事。(如果你經常接觸小朋友,你便會知道他們可以多restless!)Daisy的出現,對Benjamin而言簡直像天使下凡一樣。她是Benjamin第一個「同年紀」的朋友,亦是唯一一個與他玩耍的小孩。

一段橫跨整個世紀的戀愛就此開始。Benjamin愛了Daisy一輩子,但是真正相愛在一起的時間 ,只有四十歲左右的幾年。那幾年,剛巧兩人的長相是最接近的時間。其餘的時間,都是wrong person or wrong timing。前半生是因為誤會及不了解而未能在一起,後半生卻是因為現實生活的問題而主動選擇了分開。

對普通人而言,即使沒有像Benjamin般的身體問題,但愛情從來都是講timing。神仙眷屬的日子通常都只有幾年。但是那有幾個能像Benjamin這樣愛上一輩子?


主題是愛,也講生命,講自我認同,由於Benjamin的生命是相反的,所以每一刻都要盡力爭取和珍惜。

“Along the way you bump into people who make a dent on your life. Some people get struck by lightning. Some are born to sit by a river. Some have an ear for music. Some are artists. Some swim the English Channel. Some know buttons. Some know Shakespeare. Some are mothers. And some people can dance.”

Benjamin的身體是個怪物,但是感情及認知上,他卻與一個正常人無異。正如普通人一樣,他在生活中慢慢學懂生老病死。他在生命遇上不同的人,包括心地善良的養母、教他音樂的老婆婆、被閃電打擊了七次不死的奇人、在馬戲班演出的侏儒、沉迷紋身的船長、午夜相聚的英國大使夫人(亦是他的正式第一個戀人)、拋棄他的父親等等。雖然Benjamin一生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個人,但是他卻珍惜每一刻去認識世界、認識人生。我們呢?我們混混噩噩地浪費了人生多少的時間?

電影有不少雋永金句,如:

Your life is defined by its opportunities... even the ones you miss.

It's a funny thing about comin' home. Looks the same, smells the same, feels the same. You'll realize what's changed is you.

For what it's worth: it's never too late or, in my case, too early to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 There's no time limit, stop whenever you want. You can change or stay the same, there are no rules to this thing. We can make the best or the worst of it. I hope you make the best of it. And I hope you see things that startle you. I hope you feel things you never felt before. I hope you meet people with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re proud of. If you find that you'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Benjamin, 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

You can be as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ould swear, curse the fates,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 you have to let go.

Benjamin Button: Momma? Momma? Some days, I feel different than the day before. Queenie: Everyone feels different about themselves one way or another, but we all goin' the same way.


電影從故事、拍攝手法以及規模等,都很難想像是David Fincher的作品。的確,一個這麼大路這麼溫情的電影,又怎會令人聯想起灰黑色充滿罪惡的《Se7en》,又或是打到血肉橫飛的《Fight Club》?不能不佩服導演,反傳統玩偏鋒玩諷刺玩攝影鏡頭這麼多年,拍大路片一樣可以這麼厲害,像是告訴世人:「我是全能的!」

鏡頭簡直美輪美奐,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是精雕細琢,令人看得十分舒服。不論是Daisy夜間跳舞(那個優美絕倫的silhouette!)、Daisy在舞台上的演出、二人到處遊山玩水等等,都是一幅又一幅構圖美麗的油畫。

撞車一段,就有一點點「玩嘢」feel,應該算是最David Fincher的一段。感覺有點與整部電影格格不入。不能排除,可能是David Fincher正正經經拍了整部電影,難免會有點技癢,因此故意拿一小段玩一玩。其實這段拍出來的感覺有點像《Run Lola Run》。

很subtle的電影,將一個天馬行空的故事拍得很有說服力。

有人說電影有《Forest Gump》的影子,我想主要是因為兩部電影都是由Eric Roth編劇而想當然吧!細看下,大橋或許有點相似,但是手法卻完全不同。試問,Robert Zemeckis能拍得一點也不煽情?或曰,電影似Ron Howard手筆? Ron Howard可以拍得這麼優美和流暢嗎?


演員方面,Cate Blanchett簡直是完美。少女的羞澀和善變、中年女性的含蓄到臥在病床的垂垂老人,都活龍活現。片中幾場舞蹈都親身演出(除了幾個高難度動作外),看來她真的在芭蕾舞上花了不少功夫。Brad Pitt不是演得不好,但是提名最佳男主角?好像還有一點距離吧!個人認為他在《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中Jesse James的演出比Benjamin Button更加好。另一個我覺得演得好的還有飾演英國大使夫人的Tilda Swinton。很多人說Tilda Swinton和Cate Blanchett無論氣質樣貌都很相似,我亦同意。我猜想導演是刻意安排,帶出 Benjamin是因為Elizabeth Abbott令他想起Daisy所以才與她在一起。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Taraji P. Henson尚可,但未算突出。其他演員大致上都不錯。

相比起David Fincher前作,這套未算是最佳作品。談不上十分喜愛這部電影,但是不失為看得十分舒服而又令人回味的電影。

Tuesday, February 03, 2009

2009年第一個短打

於農曆新年期間到了北海道遊玩,在飛機上看了幾部電影,短評如下:


Once (一奏傾情) (2006)


故事:在愛爾蘭都柏林,一名街頭音樂家,遇上賣花的捷克新移民,兩人因為音樂這個共同嗜好走在一起,慢慢開始一段似是而非的戀情...

真的很indie:粗糙的拍攝,沒有打燈完全用自然光,非專業演員的生硬演技,看得出電影的budget十分有限,但正正就是這種raw的感覺令人十分喜愛。似有若無的故事,全片幾乎有七八成時間是在播放音樂,其實似music video或者音樂電影多於一部真正的電影。淡淡的感情線,男女主角由友情轉為愛情十分自然,兩人因為客觀的原因而有所克制亦很寫實。結尾不錯,頗有點餘韻。然而,電影算優美嗎?我不敢苟同,不過歌曲真的很動聽,尤其是奧斯卡得獎的《Falling Slowly》,很簡單的melody,但在看完電影後好幾天旋律都不斷在我腦海中盤旋。


Hellboy II: The Golden Army (天魔特攻之鬼魅兵團) (2008)



故事:妖魔王子弒父篡位,試圖將黃金兵團復活,並向人類宣戰。Hellboy連同妻子Liz及老友Abe力圖阻止,大戰一觸即發,此時,Liz發現自己己懷孕...

看Hellboy是很爽的,因為每個人物性格都很鮮明,男主角Hellboy粗俗、魯莽、大意、經常大言不慚、「衰衰格格」似流氓,但其實為人十分純真而且內心善良。女主角性格火爆,生氣時真的會literally燃燒起來!老友Abe Sapien角色設計有點似《Star Wars》內的C3PO,都是口水多多又有點苯手苯腳,但Abe當然比C3PO聰明得多。片中Liz與Hellboy的夫妻關係十分反映現實,有些細節令人捧腹大笑。個人覺得今集比上集遜色,主要原因是歹角設計十分失敗。一開場妖魔王子舞劍已經不知所謂,角色設計亦太公式太平面,故事又太簡單及太順理成章,Abe和公主的感情線絕對多餘。我比較喜歡第一集,玩味更濃而且很有「B片」感覺。今集比較接近好萊塢大片的格局,亦因此inherit了不少這些所謂大片的垢病。 結局有點反高潮,不知道是否因為budget有限,但總算是一反好萊塢一貫的grand finale模式。


Eagle Eye (鷹眼追擊) (2008)


故事:一個窮鬼和一名單親母親莫名其妙地捲入一項神秘任務,更要避開FBI的追捕。男女主角往後發現幕後主腦其實是一部國防部top secret的超級電腦,而終極任務是暗殺總統及內閣官員...

捉著一個小小的conspiracy theory,跟著無限放大,故事犯駁甚多,誇張失實兼且狗屁不通,官能刺激多於一切,典型好萊塢公式電影。尤其是超級電腦的設計,看似無敵,然而卻可以很兒戲地被男女主角潛入兼破壞!電影只是一直推進劇情,努力製造出一幕又一幕的所謂緊張情節,企圖以快鏡掩飾不合理的劇情。可惜內容實在太空洞,在蒼白的劇本下男女主角走來走去我毫不覺得緊張,反而有點發悶。唯一可取是有點警世的味道,提醒現今世人太依賴科技及互聯網,所有資料都可以在網絡上被人查到。即使沒有超級電腦,假如世上有一個超級駭客(hacker),就可以將你的資料(包括銀行結存)完全改變,想想也令人捏一把汗。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2006)



故事:樂天知命的小侍應Jan Dite,由小酒吧開始,一直做到最後成為酒店主人,見盡捷克二次大戰前後,納粹德國入侵及共產黨執政的歷史...

這部戲其實我是看碟的。本人十分喜愛的一部電影。大時代小人物的設計有點似《Forest Gump》,尤其是Jan Dite和Forest Gump都是很樂天的人,在困難時也很自得其樂。電影手法懷舊,有點向二十世紀初的電影(包括差利卓別靈及Buster Keaton)致敬的意味。玩味很濃,很慧黠,男主角鬼主意特別多,很多神神化化的理論,令我想起法國電影《Amelie》內鬼馬的Amelie。飾演男主角的演員很生動可愛,值得讚賞。音樂、拍攝及色彩的配合很好,令到電影十分奪目。很有黑色幽默,輕描淡寫但極盡諷刺。透過男主角innocent的眼睛,盡顯社會上光怪陸離的百態。人對金錢的崇拜及炫耀、有錢人的貪小便宜、男人的好色、侍應的無聊自尊、納粹德國的種種惡行及奇怪計畫、以及共產黨吞併私人財產等,電影都用輕鬆的手法諷刺一番,男人、女人、窮人、有錢人、德國人、捷克人無一倖免。最吊詭的是,片名是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但其實男主角並沒有侍候過英國國王。「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只是他在酒店的上司(maitre d’)最自豪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