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2, 2008

12月短評

地球停轉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2008)



爛到不知怎去形容。片首還好,以為是隕石撞擊地球,弄到全球戒備,最後卻發現是一搜外星人飛船降落在紐約中央公園。軍隊大意地錯手擊中外星大使,美國政府順理成章將他扣留問話,將外星人據為己有。這裡指出美國政府的自私,諷刺得不錯。接下來故事開始失控,女教授協助外星人逃走,過程一點都不緊張,只是故弄玄虛令人感到煩厭。多個故事重點都只是草草帶過,完全沒有說服力。Klaatu與中國老人(即早期到地球的外星人「臥底」)一段話沒有好好解釋為甚麼要毀滅人類;之後Klaatu好簡單地見到女教授及她的stepson在父親墓前的一場戲就決定救人類,兒戲到不堪。最後Klaatu捨身成仁一點也不感動。而所謂點題的地球停轉,就只有最後一個鏡頭。無聊!

環保意識其實沒有好深入探討,我認為只是純粹為電影作出一個政治正確包裝而已。故事完全不濟的情況下,整套電影就只是一味賣弄CG,但一點也不impressive。真想找回1951年的舊作看一下。一套爛片,簡直白白浪費了我喜愛的Jennifer Connelly。至於木納的Keanu Reeves,其實與Matrix的Neo有甚麼分別?差只差在一個墨鏡吧?



烈日當空 High Noon (2008)



七個就讀於band 3中學的問題學生,在會考前後所發生的一個故事。這班學生只是頑皮,嚴格而言並不算壞(起碼不是黑社會又不會打家劫舍等)。七個男生,再加上名校女生及Lolita九個青少年,每個角色代表社會不同的問題:有強出頭的新移民子女、有物質豐裕但心靈空虛的單親家庭子女、有來自暴力家庭兼且有大陸女子作為繼母的、又有貪慕虛榮去跑私鐘的名校女生、有不愛用腦的胖子、有濫交的花花公子,亦有滿有理想及計畫但逃不過命運安排的書呆子等等。導演麥曦茵年紀輕輕(只有24歲),但火氣十足,很能拍出青春的無奈和憤怒。電影開首有點慢,但隨著故事的發展,由發送情慾短片開始,到Lolita自殺及除夕夜打鬥事件,開始變得歇斯底里,令人看得熱血沸騰。

最喜歡的是電影很寫實,既沒有渲染血腥暴力,亦沒有特別煽情的情節。寫父子情、寫友誼、寫愛情甚至同性戀等,都拍得很真摯,對白及情節都很真實。鏡頭運用不錯,拍攝七個人站在大輸水管上並以火車作為背景一段,很有美感,其他很多很多的拍攝鏡頭都很好。片中有不少象徵性的片段(特別是仿MSN一段),實驗成份強,拍得有點粗糙但效果不錯。本片導演經驗不足,部分地方拍得不是很流暢,但是一部很有heart及很有火的一部片。


CIA光碟離奇失竊案 Burn After Reading (2008)


由《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嚴肅作品,高安兄弟回歸小品之作。今次的作品與《Fargo》和《The Big Lebowski》等相似,都是一班蠢人圍在一起做蠢事。故事由一個FBI分析員Osbourne因為酗酒問題被炒,他心有不甘,誓要出版一本回憶錄「爆大鑊」。這邊廂,Osbourne妻子與財政部官員Harry有染,準備與Osbourne離婚。陰差陽錯下載有Osbourne的回憶錄的光碟遺留在健身中心中,給職員Chad及Linda發現,更貪婪地勒索Osbourne。此時 Harry搭上Linda,關係更形複雜...

電影內每一個都是蠢人,前CIA分析員自以為很重要,事實上兼回憶錄內容乏善可陳;妻子極度bitchy,搞婚外情卻搞出人命;Harry除了搞女人之外一無事處;Chad是一名白痴公自以為smart ass,枉死也不值得可憐;Linda為了整容不擇手段,但卻蠢到以為現在是冷戰時期,到俄羅斯大使館告密!

本片極盡諷刺的能耐,既諷刺美國人的婚姻失敗,又諷刺美國人貪財、健身教練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對整容的obsession、以及對世事的無知,以為現今仍是冷戰時期等等。但最入肉的肯定是對CIA的諷刺,既諷刺Osbourne這類分析員自以為是,最重要是CIA作為情報機關卻毫無分析能力,煞有介事地追查及分析無聊事。最後對白尤其精彩:

CIA Superior: What did we learn, Palmer?

CIA Officer: I don't know, sir.

CIA Superior: I don't fuckin' know either. I guess we learned not to do it again.

CIA Officer: Yes, sir.

CIA Superior: I'm fucked if I know what we did.

CIA Officer: Yes, sir, it's, uh, hard to say

CIA Superior: Jesus Fucking Christ.


街頭超人Hancock (2008) (DVD)


街頭超人John Hancock生活在L.A.,經常不修邊幅,既酗酒又露宿街頭,雖然警惡懲奸,但手法粗鄙因此經常被市民唾棄。一日找來形象顧問來個大改造,變成大受歡迎。但故事急轉直下,形象顧問妻子原來是女超人,與Hancock本是一對,但卻會因為彼此太接近而令雙方喪失超能力。此時壞人殺到...

很喜歡上半段,Hancock衣衫襤褸,經常喝酒,又滿口粗言穢語,對人無禮貌,如流氓一樣(題外話:會否有些人說角色設定歧視黑人),十分反英雄,大大諷刺以往superhero電影。為社會做好事不但不得認同,更因PR不好而被市民咒罵,亦對社會風氣十分諷刺。「超人需要認同感」這個命題十分新鮮有趣,而且「包裝就是一切」這一點亦妙絕。仍記得「Good Job!」這句說話嗎?可惜下半段開始失控,無厘頭搞出一個女超人出來,本來只是搞搞笑的話還可以,但故事發展下去卻開始越來越亂來,又不合情理,大賣悲情去製造煽情結局,可惜與前半段毫無關係,又牽強又老土。其實如果電影加強上半段的情節,然後在中段超人嬴回市民掌聲的一刻結束反而更好。

Tuesday, December 09, 2008

海角七號 (Cape No. 7) (2008)



故事: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日治時期也隨之終結,一位日本籍教師在遣返船上,寫下對於他在台灣女學生兼愛人小島友子的七封情書。

六十餘年後的現代,曾在台北任樂團主唱的男主角打混多年仍一事無成,失意地返回故鄉恆春鎮,在暫當郵差工作時,收到一封來自日本、要寄到「海角七號」的郵包,包內有七封日文信。

另一方面,當地的飯店找了日本歌手來表演,代表會主席(男主角繼父)堅持要當地樂團暖場,但在當地根本沒有樂團,只好由一群雜牌軍併湊出一個暖場用搖滾樂團。排練時錯誤百出,但後來漸入佳境,日本女公關更與男主角發生感情。演唱會當日,日本女公關方發現「海角七號」郵包的收信人是誰,並囑咐男主角將郵包送到收信人手裡,但演唱會快將開始,而且女主角亦有意於演唱會後返回日本...



評語:

入場前,讀過雜誌上的文章,知道導演魏德聖曾經跟隨楊德昌拍電影,加上電影特別的名字,以為會像楊德昌、侯孝賢的嚴肅電影;看到電影海報,又以為是北野武《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之類的文藝作品。原來全錯了,《海角七號》是一部台灣本土味濃厚的商業片。

沒有楊德昌及侯孝賢的沉重,也沒有北野武的寧靜,有的是台灣南部的風情及濃濃的人情味。全片調子輕鬆,主力描寫愛情故事,但有不少搞笑情節及插科打諢的角色。

雖然電影主線是阿嘉和友子的愛情線,但身邊角色都十分特出,性格鮮明,雖然有點誇張但十分有趣。基本上每一個角色或多或少都是失意地在恆春:阿嘉曾在台北當樂團主唱,但失意地回到恆春,終日頹廢;友子是個來自日本的失意前模特兒,被公司流放到恆春當公關與一班原居民交涉;水蛙是傻氣的電單車維修員,一事無成,暗戀已為人妻的老闆娘;勞馬是前霹靂小組,妻子跑掉後淪落到在恆春當交通警;馬拉桑是從鄰鄉車城到恆春四處跑的小米酒推銷員,經常被人責罵及取笑;茂伯是名老郵差,因受傷被停職,自稱月琴國寶卻沒有人欣賞;大大是個天才鋼琴手,年紀輕輕但十分早熟,目中無人。除樂團成員以外,其他配角都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典型南部老粗鎮代表會主席(阿嘉的繼父)、孤僻的酒店服務員明珠(大大的母親)及豐滿美艷的車行老闆娘等等。這些角色各有各的故事,而電影的笑位主力在馬拉桑、茂伯及水蛙身上。



至於主力的現代愛情線,與古代的一段愛情線遙遙呼應。最令人感動的,就是阿嘉最後在海邊抱著友子說:「留下來,或是我跟你走。」令我不禁鼻酸。由這一段示愛,之後再帶起演唱會的高潮都十分感人及令人興奮。

個人喜歡的另一場戲就是喜宴之後,各人拖著疲憊的身軀,不約而同的坐在海邊,一起等待日出,加上配樂,那種由寂靜轉為天亮的感覺實在很美妙。

電影的畫面很美麗,將恆春拍得很純樸很有小鎮風光,多場戲的鏡頭都可以媲美明信片。音樂及配樂一流,兩首主題歌《無樂不作》及《國境之南》,一快一慢,既動聽亦很能配合劇情。

但是整套片略嫌深度不夠,導技頗稚嫩,不少地方可以處理得好一點。最大問題是古今兩條愛情線的互動不足,四十年代的那條線尤其弱。七封信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樣,戰敗的日本教師要離開台灣,不斷重覆講對友子的思念及內疚。假如每封信都講不同的東西,將這條故事線發展變得更豐富,再與現代的一條故事線作個互動,效果可能會更好。

有些情節及對白有點突兀,特別是友子的幾段,包括在練習室外與阿嘉對質一段,以及最後明珠向友子表白有關自己外婆就是收信人一段。儘管結尾感人,但我個人覺得友子及阿嘉這段感情線可以處理得更好,尤其是在鋪排及build up方面。喝醉後一夜情說服力不強而且拍得不太浪漫。


CG極爛,不過問題不大,畢竟這套戲的成本不高。

演員大致稱職,茂伯、馬拉桑及水蛙主力搞笑,但亦演活小人物的心態,身體動作妙絕。范逸臣演的憤怒青年不錯,起碼眼神夠凶狠。田中千繪演出有點生硬,可能是因為她的中文實在太差影響其演出吧!馬如龍演的鎮代表會主席,土氣十足兼橫蠻無禮,簡直入型入格!他更憑此角色奪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不過我覺得基本上他只是演回自己。

總的來說,是部不錯的商業片。既有愛情亦有人情味又勵志,加上片中大量有關台灣南部的風情及鮮明的人物,台語、國語及日語的對白,不難理解為什麼此片在台灣大熱。作為一個非台灣人,在沒有那種nostalgic感情因素,所以只能說這部電影是值得一看,但未至於可以與《悲情城市》等相提並論。


Tuesday, December 02, 2008

天水圍的日與夜 (The Way We Are) (2008)


一向很喜歡看許鞍華的電影,尤其是最近幾年的寫實作品如《男人四十》及《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報導指,許鞍華對天水圍產生興趣源於四年前震撼全城的滅門慘劇,許到法庭聽審、訪問死者家屬,寫了劇本初稿參加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並贏了最佳劇本獎金。可惜空有得獎劇本,卻找不到電影公司投資開拍這類敏感提材。在無可奈何之際,許找回七年前一位學生寫她與媽媽的真實故事的劇本,將故事放在天水圍,拍成這部《天水圍的日與夜》。因為有此段歷史,《天水圍的日與夜》當中提及的屋邨生活,其實是可以放大成香港典型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寫照。假如因為片名而對號入座並且說許鞍華沒有特別描寫天水圍,真是一大誤會。


寫實片一向都是比較平實,沒有煽情或太dramatic的橋段。儘管如此,相比起導演前作以及其他寫實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堪稱是幾乎完全沒有故事。整套片90分鐘絕大部分時間是以貴姐(鮑起靜飾)及兒子張家安(梁進龍飾)的單親家庭,以及獨居阿婆梁歡(陳麗雲飾)的生活瑣碎片段湊併而成。電影像是漫無目的地描寫兩家人的生活:上班、下班、買菜、燒菜、買報紙、放暑假、參加喜宴、去喪禮、探病、買電視、維修電器等,然而這一切都與我們日常生活幾乎一模一樣,容易令人產生共鳴。全片唯一比較戲劇化的,就只有貴姐陪阿婆到沙田與前女婿見面一幕,總算有一點點的激動。

全片講的是傳統與溫情,宣揚互助互愛。雖曰故事平淡,但卻有很細膩的描寫,很多細節都令人動容。簡單的如貴姐說兒子買報紙沒有拿免費紙巾,下次張家安很自動自覺地到OK便利店買報紙兼送紙巾;張家安有次自己去探望外婆時,口裡說是舅母煮的粥,但電影很含蓄地在一個鏡頭中映著同一個保溫瓶掛在貴姐的廚房牆上;較明顯的如貴姐將已逝世丈夫的褲子丟掉時,回想起往事等等,都令我感動非常。貴姐兩個弟弟看似滿身銅臭,但後來大弟(高志森飾)與張家安在屋邨走廊的一番話,說他們兄弟倆可以負責張家安到外國升學的費用,我頓時感動到想哭出來。



這是一套很窩心的電影,絕對沒有「心靈雞湯」類的煽情情節,亦沒有催淚的配樂,更沒有悲天憫人,有的只是淡淡的人情味。相比起一些所謂勵志的本地作品(如:《女人本色》,《老港正傳》),高低立見。你或會覺得,全片都沒有一個壞人(阿婆的前女婿算是最差一個,但都是很平常的反應),每個角色都這麼良善,是否太不真實?有那麼樂於助人的貴姐嗎?有那麼聽話的張家安嗎?阿婆不是應該更勢利點嗎?我覺得,在現今香港社會充滿拜金主義及物質主義的同時,電影所指出的人間有情,我相信仍是存在的。

或曰,難道電影一定要揭開社會及人性的陰暗,而不可以歌頌一下溫情和人性善良的一面?是不是每一部片都是變態連環殺手或是冷血殺人犯才是寫實?寫實不可以是寫正面的東西嗎?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個張子強和葉繼歡?又有多少個貴姐和張家安?

刻意平淡的劇情,著力描寫家事的點滴,加上濃厚的人情味,和以女性為主角,配以中距離的長鏡,不禁令人想起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感覺上,小津的作品更有故事性!歌頌女性這方面亦很「小津」,外婆在病榻中回想起貴姐年少出外工作供養父母及為弟弟,一幕幕六七十年代的工廠女工的相片,簡直是對全港女性的致敬。


演員方面,鮑起靜好得沒話可說,演活一個樂天知命、豪爽、有情有義、身兼父職的單親母親。陳麗雲演的無助但又願意自力更生獨居老人都很好,特別是那一點點的婆媽,十分活靈活現。梁進龍雖然表現不多,但十分討好。從《女人四十》的蕭芳芳、《千言萬語》的黃秋生、《男人四十》的張學友及梅艷芳、《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斯琴高娃,許都能利用角色將演員發揮得淋漓盡致。

很久沒有看到一部這麼本土化而又感人的作品,儘管它有其不足之處(例如:如果加強一點故事性會否對容易令人接受),但仍是難得的佳作。

Sunday, November 02, 2008

情迷巴塞隆拿(Vicky Cristina Barcelona)(2008)

(本來是十月短評之一,可惜一下筆就欲罷不能,索性將它抽出來變成獨立文章,哈!)

故事:兩名美國少女,Vicky(Rebecca Hall)和Cristina(Scarlett Johansson)到西班牙渡假,偶遇畫家Juan Antonio(Javier Bardem)。最初與Juan Antonio發展的是開放熱情的Cristina,保守理智的Vicky卻陰錯陽差下與Juan Antonio先發生關係,但Vicky已有未婚夫所以馬上退出這個三角關係。正當Cristina與Juan Antonio共賦同居,Juan Antonio的神經質前妻Maria Elena(Penelope Cruz)突然出現,搞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threesome,到最後Vicky的未婚夫Doug(Chris Messina)也到了巴塞隆拿,五角關係更一發不可收拾...


入場看活地阿倫的新上畫電影已經成為我多年的一種ritual。當然,當中不無失望,包括最近的兩套《Scoop》(2006)和《Cassandra’s Dream》(2007),以及令人煩厭的《Hollywood Ending》(2002)。拍完相對沉重的英倫三部曲後,活地阿倫再一次回到他最耍家的黑色幽默片。兩個女主角,Vicky理智、保守、壓抑自己的感情;Cristina感性、放縱、率性而為,再加上一個一切算盡、充滿銅臭的未婚夫Doug,充分代表了現今都市人的基本性格。諷刺Vicky和Doug這一對典型中產New Yorker,對於活地阿倫而言早已駕輕就熟。這類yuppies/bobos人物有很特定的生活模式,追求所謂品味,並且自以為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在Vicky眼中,常規、傳統及規律是是生活的主要元素,有了未婚夫就不可以四處鬼混,與陌生人搭上絕對是天方夜譚,更何況是在異地的外國人?Vicky到巴塞隆拿只是為旅遊享受,誰不知一時意亂情迷與好友的男朋友搭上,一時之間她的天地好像反轉了一樣,完全迷失方向。一方面理智叫她要忘記Juan Antonio,回到未婚夫身邊;另一方面感情上她卻依戀著他。這些都市人營營勞役役,表面上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像很安定很有條理,但實際上卻不堪一擊,危機處理甚差,稍為行差踏錯就馬上大失方寸,幾乎達到萬劫不復之地。幸好,Maria Elena的一槍把她打醒。

至於Doug,在電影的描述不多,但由他聽到朋友在倫敦旅遊結婚後馬上打給Vicky建議在巴塞隆拿結婚,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沒有太大主見,喜愛模仿別人又需要別人認同的人。此外,他到達巴塞隆拿後的言語無味,亦盡顯其膚淺。Vicky與Doug他們代表一類會花錢享受物質,卻不懂享受生命,而且對於新事物接受甚低,將自己生命局限於一個框框內的人。Vicky真的是愛Juan Antonio嗎?還是因為從未曾試過放肆,所以留戀這種新鮮感及刺激感?我覺得是後者多些,尤其看過Doug出場之後。


Cristina是另一類極端,這類人是比較有冒險精神,做事隨心、任性。她不大知道自己想要些甚麼,肯嘗試新事物,表面上好像很容易墜入愛河,但其實不大懂得愛人。從Cristina在畫展和餐廳內不斷地flirt Juan Antonio,很可能她到巴塞隆拿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搭上當地人浪漫一番。與Juan Antonio和 Maria Elena一起,雖有點匪夷所思,但這段關係卻出奇地理想。然而,突然一天,Cristina覺得有點不妥,覺得需要追求另一樣東西,就二話不說地離開。這種自私的行為,美其名為浪漫,實際上是不懂得尊重及愛別人。電影說到好,她活脫脫就是那種只知道自己不想要甚麼,而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的人。整件事都是因為Cristina的任性(堅持與Juan Antonio到Oviedo)開始,而亦是因為她的另一個任性(突然離開Juan Antonio和Maria Elena)才發生這個悲劇結局。Cristina代表的是一批被寵壞了的人,本身生活無憂,但卻完全沒有思想,只懂得享受玩樂,生活隨便,不理後果,完全沒有責任感。

Juan Antonio一開始好像很放浪,但與Cristina的率性而為相比,他是一個絕對熱愛生命的人。他並沒有任何枷鎖,不為世俗的觀念所限制。他覺得他很喜歡Vicky和Cristina,很直接就想:那就不如一齊做愛吧!他心目中根本沒有threesome就是猥瑣這個概念,他覺得一切都很自然,想愛便愛吧!「threesome就一定是色情片中純粹滿足男人私慾的行為」其實只是你們這些都市人的歪念而已。一開始他向Vicky和Cristina提出threesome的要求是很突兀,但到後來他與Cristina及Maria Elena一起的三人行,你會覺得很自然,不會覺得他是一個猥瑣色情狂。他很愛前妻Maria Elena,無論她有多瘋狂,以及對他有多傷害,他都會照顧她。他愛身邊所有人,同時亦很有責任感,絕對不是那種會逃避會跑掉的那種人。從他處理與Vicky的關係,可以看出他雖感性,亦有理智的一面。看完這部電影後,相信不少女子都會愛上Juan Antonio,甚至會有衝動同意他的threesome proposal!當然,冷靜下來分析之後便不會,因為都市人絕大部分都是Vicky類型。


演員方面,兩名女主角不過不失,Scarlett Johansson依然不懂得做戲,不過在活地阿倫鏡頭下,她總是艷光四射,性感而又極具挑逗性。Rebecca Hall雖然不是大美女,但飾演的理智型都市女性恰如其分,當中的迷茫不知所措一段演得很好。Javier Bardem真是厲害,在《No Country For Old Men》中的「冬菇頭」冷血殺手令人心寒,但一轉頭演一個浪漫畫家大情人,一點也不失禮。雖曰他不算是美男子,但在戲內充分表現出拉丁男子不羈的魅力。最出色的,非Penelope Cruz莫屬。她一出場己十分搶鏡,將一個神經質Maria Elena演得入木三分之餘,她的傻氣地卻甚令人憐愛。一收起瘋狂,一本正經讓Cristina在街頭拍照,她馬上又變回美艷動人。基本上,她一舉手一投足都光芒四射。Penelope的演技相信已經是神台級,《Volver》中的完美演出後,今次輕輕鬆鬆,但已很自然地將其他兩名女角蓋過。


整體電影是拍得輕鬆而又有條理,電影節奏控制得很好,徐疾有致。雖然電影給人的感覺與活地阿倫以往作品相似,但手法更成熟及流暢。喋喋不休是他的本色,但相比近年作品,這部電影並不過份。拍攝西班牙並沒有好像風情畫般美麗,但鏡頭下的巴塞隆拿和Oviedo仍是令人醉心。電影最特別及最成功的是,將Juan Antonio對於愛情及生命的態度拍得很有信服力,一切都來得很自然,甚至當你看到Juan Antonio和Maria Elena及Cristina三人一起生活你也不會覺得很詫異。此外,其中一幕Juan Antonio去見他的父親,言語間盡顯示出兩父子對生命的熱愛,雖然對於與其他人相處的態度兩人卻截然不同。父親討厭世人,選擇避世而獨個兒去享受生命;兒子採取一種入世的方式,融入人群中與其他人一同去享受生命。故事結局我覺得有點倉卒,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但是那種震撼感仍是有的。最後三個New Yorker回家,那種落寞及無奈,盡顯在最後的一段旁白:

“Vicky returned home to have her grand wedding to Doug. To the house they finally decided to settle in. And to lead the life she envisioned for herself before that summer in Barcelona. Cristina continued searching... certain only, of what she didn't want.”

Monday, October 27, 2008

十月短評

畫皮(Painted Skin )(2008)


故事:一隻妖狐(周迅)戀上一個將軍(陳坤),試圖取代將軍的元配夫人(趙薇)。元配夫人向遊俠(甄子丹)及降魔女俠(孫儷)求助,展開正邪大戰...

陳嘉上拍古裝片?上一套應該是星爺的《武狀元蘇乞兒》(1992)。陳嘉上是一個水準極度飄忽的一個導演。前期作品尚可(包括揚名立萬的《逃學威龍》(1991)),我更喜愛的是他中期的《飛虎》(1996)、《野獸刑警》(1998)及《公元2000》(2000)。但是他上一部《至尊無賴》(2006)真的是爛片經典,絕對不堪入目。這一次駕馭一個聊齋故事,明顯力有不逮。開首節奏有點慢,情節及對話有點陳腔濫調,可能是故事太耳熟能詳吧!所謂最恐怖的脫皮一幕,其實一點也不嚇人,也不香艷。幸好,結尾一幕總算是有點感人。

演員方面,周迅一貫地好,演活妖狐的那種楚楚可憐和心狠手辣,單是眼神已經入目三分。趙薇演將軍夫人也不錯,既溫柔又哀怨。至於男主角陳坤,不是演得不好,只是覺得作為一個大將軍,未免有點兒娘娘腔。

此外,不知道是不是budget的問題,場景十分簡陋,開首突襲一段很明顯是以拍攝角度去遷就一個很小及很簡單的場景,令人想起九十年代初的一系列古裝片(尤其是徐克的作品)。真是對於港產片感到有點悕憈。


叛逆激情 - 她與戴安娜的命運(The Duchess)(2008)


故事:年輕少女(Keira Knightley)嫁入豪門,可惜公爵夫婿(Ralph Fiennes)不解溫柔,兼且連續生下三個女兒仍未能為公爵繼香燈,婚姻因而亮起紅燈。此時,女主角卻引狼入室將女友(Hayley Atwell)接回家住,不幸女友被公爵看中,釀成畸形三角關係。被丈夫冷落的她邂逅兒時玩伴(Dominic Cooper),卒之紅杏出牆...

先說戲名,真的是爛到無法形容。好端端的一個英文名The Duchess,其實直譯「公爵夫人」已經可以暗指戴安娜,但片商卻一貫其風格,改成不知所謂的名字。「叛逆激情」這個名字已經是老土及cliché 到不堪,再加上畫蛇添足的所謂註解:「她與戴安娜的命運」,簡直想殺人。女主角Georgiana和戴安娜有甚麼關係?首先,Georgiana Cavendish是戴安娜的先人,同是Spencer家族。命運在不少相似的地方,如:年齡輕輕便嫁入豪門/皇族;均是公眾人物、受歡迎而且領導時裝潮流;丈夫是悶蛋;婚姻不如意,丈夫有外遇和紅杏出牆等等。當中,有不少是真實,但相信亦有不少是因為對照戴安娜而過度渲染吧!儘管如此,也不必在電影的名稱上畫公仔畫出腸吧?簡簡單單「公爵夫人」不就已經說明一切?唉!

說回本片,除了是炒賣Lady Di的話題作外,正如《The Other Boleyn Girl》(2008)(同樣有一個爛譯名:《華麗孽緣》)一樣,又是另一套跟風的古裝宮廷片。說真的,這類宮廷爭寵片,真的已經太膩。故事沒有驚喜外,其拍攝手法亦沒有突出之處,亦沒有對當時社會或者女主角的做法有任何特別詮釋。華麗的美術、服裝及化妝已不能引起多少興趣。要選擇的話,描寫女主角心理細膩的有《Elizabeth》(1998), eye candy美輪美奐的有《Marie Antoinette》(2006),想再在這兩者中突圍而出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前幾天NOW重播了李安的《Sense and Sensibility》(1995),翻看後只能說一句:「還是覺得你最好」。


叛諜同謀(Body of Lies)(2008)


故事:一名CIA特工(Leonardo DiCaprio),為了捉拿一名恐怖組織頭目,不惜由伊拉克跑到約旦,並且與虎謀皮,與約旦的情報局(即特務組織)合作,而他的上司CIA地區指揮官(Russell Crowe)在背後操縱及發功。反恐之餘,男主角邂逅約旦女護士,展開一段異國戀。男主角不斷被上司、約旦情報局、恐怖份子等玩弄,在中東地區到處跑,最後更失手被擒,被帶到敘利亞,生命危在旦夕...

故事十分複雜,人物、國家眾多而且關係微妙,而且節奏相當快,一不留神就會如墮迷霧,特別是對於中東政局的了解不深的香港人而言,更形吃力。Ridley Scott一貫其出色的導技,將這個複雜的故事拍得有條不紊,當中有不少段落拍得十分緊張,槍戰及爆炸場面處理得一貫地好。我亦佩服他在國內一片反戰聲音中,有膽識去開拍一個這麼敏感的題材。電影一方面拍攝CIA特工在中東的槍林彈雨中奔波,另一方面卻穿插地區拍揮官安然地在美國過著住家男人的生活:到超市買東西、接送兒女上學、出席女兒的運動會等等,唯一是他不斷用(免提耳機)手提電話指揮著中東的整個operation。這個對比十分強烈,一邊是生死存亡的戰場,另一邊是安逸的生活。這又好像代表反恐其實已深入美國每一個人的生活中,但對於真正在中東發生的反恐戰爭卻又無甚關連。

可惜的是編劇功力有限,故事到後部分開始有點亂來,情節變得不合理,最後更有點草草收場。而且,Ridley Scott總是給人一種工匠的感覺,就是技巧高超,但是看完後,總是欠缺一點點的餘韻及thought provoking。

演員方面,DiCaprio演得不錯,進步不少,但是總是嫌他太刻意太努力地去演,略欠一點點的自然。至於Russell Crowe已經進入化境,他已到了一個境界是演甚麼都可以很自然。今次演一個低調的CIA地區指揮官,一邊照顧兒女一邊指揮下屬,間中到一到約旦露兩手。角色雖然發揮不多,不過仍是另一次內歛演技的完美示範。我亦喜歡飾演約旦情報局局長的英國演員Mark Strong,演得很有型。

Monday, October 06, 2008

20世紀少年 (2008)

作為原著漫畫的fans,其實於較早時間已看了,只不過找不到時間整理和寫出來。

故事開始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眾小朋友在鄰近的空地上,以雜草建成了他們的「秘密基地」。在基地內,主角建次及落合(落仔)根據漫晝書和卡通的情節,天馬行空地編寫出一本「預言之書」,預測20世紀末會出現世界末日,恐怖份子於各地發生細菌襲擊,並且引爆機場、國會,最後更出現巨型機械人,試圖毀滅這個世界。此時,將會有九位英雄出現,領導全人類拯救世界云云。

一轉眼1997年,一眾小朋友已長大成人,並進入中年,所謂的童年玩意已一一忘記。但是突然間,其中一個童年玩伴自殺身亡,開始逐漸將幾個主角凝聚在一起。之後,「預言之書」內所提及的災難卻逐一於現實中發生!就在此時,民間卻出現一個叫「朋友」的人物,創立類似邪教的組織,到處宣揚末日論,廣招信徒。主角們更發現,邪教的標誌,卻正正是他們兒時設計出來的徽章!而「朋友」的身份,更和他們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故事是十分新穎,將一些兒時玩意認真地拍成電影,感覺上有點與M. Night Shyamalan的作品(如《Unbreakable》)相似,兩者都令人有點「咁都得?」的感覺。原著主要是寫童年的往事對未來成長人類的影響。「朋友」兒時被冷落,造成他孤僻的性格,間接令他變成一個惡魔。故事有趣之處,不單單是將一般小朋友經常幻想的片段變成真實,更甚者,主角全部都是平凡過平凡的普通人,並沒有任何超能力,更沒有任何高科技武器,非常離經背道,十分反英雄。此外,當中有不少末世的描寫,特別是將20世紀末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與六七十年代經濟起飛作個對比。往後的部分,浦澤擅長的描寫人性黑暗面會逐漸出現。此外,對於一般人生活的空虛,中年人失去夢想的無奈,以及對政治人物的諷刺等亦會多加著默。

全套漫畫共有22集(連埋結局編《21世紀少年》上下集共24集),故事本身十分曲折懸疑。今次電影公司野心很大,打算將整套漫畫改編成三部曲,有心與「魔戒」系列等看齊。整體而言,與原著漫畫有七八成相似,所以漫畫迷絕對收貨。更甚者,有不時拍攝的鏡頭角度都與原著幾乎一模一樣!這得歸咎於浦澤直樹的原作漫畫電影感實在太強。說真的,作為原著漫畫的fan,能看到眾主角活現在銀幕,已十分興奮!大機械人出場的一幕,真的有點感動!



但是,若以戲論戲,這套電影只是平平。由於原著人物眾多,兼且這是三部曲的第一部,主力在於交代人物背景,所以情況有點類似「魔戒」第一部,就是敘事太零碎,以及有很多看似無關重要的支節(如五十嵐警官被殺一段)。其實這些支節將會在往後的故事發展慢慢變得重要。所以對非漫畫迷而言,這部電影會有點冗長及結構鬆散,不夠緊張。同時,這部片亦犯了不少改編電影的毛病,就是太著重說故事,推進劇情和交代資料,忽略了一些電影處理,特別是感情描寫嚴重不足。相比「魔戒」第一部,儘管都是喋喋不休說故事,但很明顯描寫主角Frodo及其他人的感情就細膩得多。其實原著寫情的一部分是不錯的,有不少flashback描寫眾人的關係,可惜在電影版中很多這類情節都被刪掉。希望此方面在第二、三部會有所善。

場面方面,以日本片而言都算是大製作,雖然始終與好萊塢製作有一大段距離。看到不少網友說電影中有些東西太爛和不滯,就像最後出場的機械人,居然是用汽球等濫竽充數!其實,這絕對不是故事太爛或是設計出錯,這正正是原著想帶出的荒謬感。就等於兒時設計的標誌,竟是落仔在漫畫周刊內請翻下頁的手指加上自己的眼睛組合而成!



我最喜歡的是電影的懷舊味。Flashback回到六七十年代時,有不少兒時的玩意,小吃,以及到雜貨店買糖果抽獎等,都勾起不少回憶(本人的童年是七十年代)。沒有電玩,沒有internet,沒有電腦的世界,在物質不是十分充裕的情況下,小朋友在空地中玩樂,聚集在一起聽搖滾樂,偷看父親的色情雜誌,一起創作科幻故事,朋友間的友誼是十分純真和難能可貴的。電影很能拍出這種情懷。電影的另一個懷舊,是用上很多舊rock ‘n’ roll歌曲作為配樂,據聞更是原作者浦澤直樹親自挑選,當然包括T-Rex的《20th Century Boy》! 基本上,我個人覺得電影的美術設計及配樂十分出色。

演員方面某程度上亦十分懷舊,因為簡直是九十年代日劇主角大匯演!計有:唐澤壽明、豐川悅司、常盤貴子、黑木瞳等等,而且更有不少日劇甘草演員!其實我認為選角方面造得不錯,不少角色都十分維肖維妙。可惜,飾演主角的演員年紀差距頗大,很難想像是同班同學。正如飾演山根的那位演員(在《HERO》中飾演末次),樣子似五十歲,怎可能會和常盤貴子同年?

據悉電影字幕後有第二部的預告片,可惜錯過了。回家後於youtube上看了,令人期待。唯一的擔心是,原著故事往後發展將會開始變得十分複雜,「朋友」的身份更是十分混亂,而且大型場面亦不會太多,對於未看過原著的朋友會否看得更吃力?「朋友世界」一段又會如何處理?這等等問題,就留待明年一月的第二部及明年秋天的第三部解答吧!

延續閱讀(漫畫解讀):

《20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如何在繁忙、複雜的20、21世紀創造自我? part01

《20世紀少年》(20th Century Boys)--如何在繁忙、複雜的20、21世紀創造自我? part02

Monday, August 04, 2008

The Joker 語錄


實在太喜歡《The Dark Knight》,看過不少網友影評,想寫的東西實在太多,但卻無從入手,寫了好幾個星期都未能完成!

Joker絕對是全片的靈魂。在文章未完成之際,我先列出這個經典人物的語錄,回味一下(節錄自imdb):

Gotham National Bank Manager: The criminals in this town used to believe in things. Honor. Respect. Look at you! What do you believe in? What do you believe in!
The Joker: I believe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 stranger.

The Joker: Let's turn the clocks back. A year ago, these cops and lawyers wouldn't dare cross any of you. I mean, what happened? Did your - did your balls drop off? Hmm?


The Joker: [holding a knife inside Gambol's mouth] Wanna know how I got these scars? My father was....a drinker. And a fiend. And one night he goes off crazier than usual. Mommy gets the kitchen knife to defend herself. He doesn't like that. Not. One. Bit. So, me watching, he takes the knife to her, laughing while he does it. Turns to me and he says "Why so serious?" Comes at me with the knife,"Why so serious?" He sticks the blade in my mouth. "Let's put a smile on that face!" And..... Why so serious?

The Joker: You know, I'll settle for his loved ones.
Gentleman at Party: We're not intimidated by thugs!
The Joker: [as he smacks his lips] You know, you remind me of my father.
[pulls out his switchblade and brings it to the Gentleman's mouth]
The Joker: I hated my father!


The Joker: You look nervous. Is it the scars? You want to know how I got 'em?
[grabs Rachel's head and positions the knife by her mouth]
The Joker: Come here. Hey! Look at me. So I had a wife, beautiful, like you, who tells me I worry too much. Who tells me I ought to smile more. Who gambles and gets in deep with the sharks... look at me! One day, they carve her face. And we have no money for surgeries. She can't take it. I just want to see her smile again, hmm? I just want her to know that I don't care about the scars. So... I stick a razor in my mouth and do this...
[mimics slicing his mouth open with his tongue]
The Joker: ...to myself. And you know what? She can't stand the sight of me! She leaves. Now I see the funny side. Now I'm always smiling!


The Joker: [to Det. Stephens] Do you wanna know why I use a knife? Guns are too quick. You can't savor all the... little... emotions. In... you see, in their last moments, people show you who they really are. So in a way, I know your friends better than you ever did. 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ich of them were cowards?

The Joker: The only sensible way to live in this world is without rules!

The Joker: See, I'm not a monster...I'm just ahead of the curve.

The Joker: See, I'm a man of simple tastes. I like dynamite...and gunpowder...and gasoline! Do you know what all of these things have in common? They're cheap!


The Joker: This town deserves a better class of criminal... and I'm gonna give it to them. Tell your men they work for me now. This is *my* city.
The Chechen: They won't work for a freak...
The Joker: [mocking his accent] A freak...
[pulls out his switchblade and tosses it to some goons who grabs the Chechen]
The Joker: Why don't we cut you up into little pieces and feed you to your pooches? Hmm? And then we'll see how loyal a hungry dog really is. It's not about money... it's about... sending a message. Everything burns.


The Joker: I had a vision, of a world without Batman. The mob ground out a little profit and the police tried to shut them down, one block at a time. And it was so... boring. I've had a change of heart. I don't want Mr. Reese spoiling everything, but why should I have all the fun? Let's give someone else a chance. If Coleman Reese isn't dead in sixty minutes then I blow up a hospital.

The Joker: [speaking to Two-Face] Do I really look like a man with a plan, Harvey? I don't have a plan. The mob has plans, the cops have plans. You know what I am, Harvey? I'm a dog chasing cars. I wouldn't know what to do if I caught one. I just *do* things. I'm a wrench in the gears. I *hate* plans. Yours, theirs, everyone's. Maroni has plans. Gordon has plans. Schemers trying to control their worlds. I am not a schemer. I show schemers how pathetic their attempts to control things really are. So when I say that what happened to you and your girlfriend wasn't personal, you know I'm telling the truth.
[hands Two-Face a gun]
The Joker: It's a schemer who put you where you are. You were a schemer. You had plans. Look where it got you. I just did what I do best-I took your plan and turned it on itself. Look what I have done to this city with a few drums of gas and a couple bullets. Nobody panics when the expected people get killed. Nobody panics when things go according to plan, even if the plans are horrifying. If I tell the press that tomorrow a gangbanger will get shot, or a truckload of soldiers will get blown up, nobody panics. But when I say one little old mayor will die, everyone loses their minds! Introduce a little anarchy, you upset the established order, and everything becomes chaos. I am an agent of chaos. And you know the thing about chaos, Harvey? It's fair.
[with the gun in Two-Face's hand, he places the gun to his forehead; Two-Face pauses and takes out his coin]
Two-Face: [showing the unscarred side] You live.
The Joker: Mm-hm.
Two-Face: [flipping, showing the scarred side] You die.
The Joker: Now we're talking!


The Joker: You just couldn't let me go could you?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an unstoppable force meets an immovable object. You truly are incorruptible aren't you? You won't kill me out of some misplaced sense of self-righteousness, and I won't kill you, because you're just too much fun. I think you and I are destined to do this forever.
Batman: You'll be in a padded cell forever.
The Joker: Maybe we can share one. Then we'll be doubling up the rate this city's inhabitants are losing their minds.


Batman: Why do you want to kill me?
The Joker: [laughs] Kill you? I don't want to kill you! What would I do without you? Go back to ripping off mob dealers? No, no, you... you complete me.

Batman: What did you do?
The Joker: I took Gotham's white knight, and brought him down to our level. It wasn't hard. Y'see, madness, as you know, is like gravity. All it takes is a little...push.
[laughs]

The Joker: [to Batman] We really should stop fighting, we'll miss the fireworks!

Tuesday, July 29, 2008

式日 Shiki-Jitsu (2000)


《式日》是動畫大師庵野秀明2000年的電影作品,亦是庵野的第二部真人電影。改編自女作家及電影女主角藤谷文子的小說《逃避夢》,故事是關於一個動畫導演在家鄉遇到一名奇怪女子三十三天的故事。電影一開始,銀幕打出「第一天 三十三天前」,明顯是一個日子的倒數。之後看到男主角(名導演岩井俊二飾演)剛由東京返回家鄉,遇到一名化妝及衣著都非常誇張的女子(膝谷文子飾演),開著一把紅色雨傘躺在已荒廢的鐵路上。女子告訴男主角她正在做一種儀式,接著說了一堆好像胡言亂語的說話,當中不經意透露了明天是她的生活。第二天,男主角興高采烈地帶著禮物去見該女子,但該女子卻告訴他明天才是她的生日。
或許是寂寞,或許是出於好奇,男主角開始每天都與該女子在一起。男主角(觀眾)逐漸明白該女子是一個孤獨的人,明顯地心靈受到重創,所以言行舉止都有點失常。每天,該女子都會跟他說:「明天是我的生日!」。但是,她所謂的明天永遠都不會到來。在女主角的生活中,時間是停滯的。日復一日,逐漸地,當該女子問男主角:「你知道明天是甚麼日子嗎?」男主角都會很自動地回應:「明天是妳的生日。」她每天都不睡覺,好像害怕明天的到來。但是,明天不是她的生日嗎?女主角後來告訴男主角,她的父親及姊姊是在她的生日交通意外身亡。 其實女主角一直被自己心底深深的黑暗籠罩著。

隨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兩人的感情亦逐漸增進。男主角長期伴著女主角漫無目的地浪蕩,又或是在家中閒著。有時候看似是兩個人正在對話,其實是女主角在自言自語,男主角的說話她一點也沒有聽到。女主角會提及她的家人、她死去的父親和妹妹。女主角亦會帶男主角參觀她七層樓的「家」(其實是一個貨倉)。最特別的是地庫,很有祭壇的感覺。

男主角一個人回家鄉,亦是十分寂寞。拍罷了多部動畫後,他開始失去創作靈感和激情,有意回到現實世界,這正好與女主角希望脫離現實沉醉在幻想世界中形成一個對比。男主角決心將她-一個沉醉在幻想世界的女子─的生活拍成一套紀錄片,吊詭地希望藉此能令自己更加接近現實。

漸漸地,女主角開始對男主角產生依賴。儘管她大部分時間仍然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好像完全沒有在意身邊的他,但是心靈上她是十分依賴他在她的身旁,陪伴著她。但是正如一般的男女關係一樣,甜蜜期過後,往往就是種種問題的開始。男主角開始受不了女主角的怪異行為及心理上的嚴重依賴,而同時女主角十分害怕失去男主角而造出種種的極端行為。

最後,男主角發現女主角真正的問題所在:母親的心結。男主角決定將女主角從幻想世界中拉回到現實...

「式日」的意思是舉行儀式的日子,女主角每天跑上屋頂去感覺自己、躺在鐵路上等等都是一種儀式,儀式的目的就像是一種禱告,祈求上天去給予一個奇蹟。奇蹟是甚麼?可能就是明天不到來,亦可能是她能脫離現實世界,因為現實世界她不快樂。而經過男主角悉心安排,電影中的「式日」,就是母女會面的那天。

電影無論故事以致畫面都帶點超現實的感覺。導演一直對於年青一代的alienation有很深入的探討。《新世紀福音戰士》內的碇真嗣、《式日》內的女主角都是不善於與別人溝通,經常自我封閉,而且都是對父母親有很特別情意結的年青人。女主角的自殺傾向比碇真嗣更強烈,每天都跑到天台,站在屋頂的邊緣向下望,然後問自己:「今天我覺得怎樣?」如果感覺還好就沒事,如果感覺不好就會跳下去。幸好,到最後女主角都沒有跳下去。《新世紀福音戰士》內的「人類補完計劃」當中「為了封閉的人類再生的通過儀式」的概念,正正與本片遙遙呼應。母女見面的一幕補充了女主角內心的缺憾,是不是就是她的「補完計劃」?

本片的分鏡和場面調度很有庵野一貫的風格。其中long take、拍攝建築物的montage、對鐵路的迷戀等等,都令人聯想到庵野的前作《新世紀福音戰士》。鏡頭下的城市,盡是冷冰冰的建築物、已荒廢的工廠和鐵路,正好與電影冷漠的調子相配合,而且更借用建築物來襯托出alienation這個主題。這個手法,應該是參考Antonioni的《L'eclisse》最後幾分鐘拍攝冰冷的建築物以突出alienation。

電影構圖真的是十分美輪美奐。色彩之運用,血紅色的雨傘、七彩誇張的化妝及衣著,女主角家居的設計都令人留下很深刻印象,而且亦很symbolic。全片大部分時間都突出鮮艷的紅色,令人想起血祭。女主角誇張的衣著及化妝,活像古代的女巫向天祈禱時的裝扮。女主角偌大的家,沒有任何間隔,但卻有幾個空門框,而每次女主角都會故意走過門框由一間「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就像似有還無的阻隔。屋內有無數個電話(同為紅色),但是每次響起她都不接聽,只聽錄音,代表拒絕溝通。最特別是地庫的設計:地上全是水,但有幾條獨木橋可供行走,天花板倒吊著無數已張開的紅色雨傘,但又隨時可以製造出人工雨;當中有一個浴缸,女主角心情不平伏時會躲在裡面睡;其中一角放置了一個類似祭壇的東西,一層一層的放了很多蠟燭,但女主角卻從不將蠟燭燃點。這正正就是一個儀式的祭壇,最後亦被男女主角一手催毀。(題外話:地庫的設計與《新世紀福音戰士》中NERV總部收藏第二門徒Lilith的地方十分相似。)

室外景亦令人心儀。在商場中逛街,雨中漫步,甚至多次用用鐵路或者屋頂上鐵造的「獨木橋」延伸成long take,都很有詩意。其中有兩個鏡頭特別浪漫:第一個是男主角拍攝女主角撐起雨傘,當中有數十個小孩經過,女主角樂在其中,笑得十分燦爛;另一個鏡頭,男主角本來揹著女主角,在四野無人已荒廢的工廠區內,兩人逐漸旋轉地跳起舞來,之後鏡頭慢慢拉遠,兩人一直轉一直跳舞,加上配樂,簡直令人心醉。

雖曰本片是女主角藤谷文子的半自傳小說改編,電影中存在大量導演自己的投射。首先男主角的職業就由原著的店務員變成動畫導演。此外,男主角的家鄉本州西部山口縣的宇部市(從男主角與友人電話對話中透露),就是庵野本人的家鄉。宇部市是一個工業城市,自明治時代已開始發展工業。開始時是煤炭重鎮,現今主要工業是化工、水泥及鋼鐵業。電影很真實地反映這工業城市的特色。

最大敗筆在於結局,有點反高潮,而且有點老土。據藤谷文子訪問說,最後一段母子對話是在沒有稿的情況下,任由她們倆發揮,完全impromptu。但是效果平平,沒有很令人感動的對白。

《式日》其實實驗性頗強,屬於「意識流」電影。有不少人會覺得電影節奏太慢,或者不喜歡似有還無的故事,但我想這個主要是「意識流」電影的特色。看《式日》是一種享受。一邊慢慢享受它的美麗構圖,一邊去感受當中的疏離感,亦一邊去反思自己的人生。

Wednesday, July 09, 2008

文雀 Sparrow (2008)

《文雀》是一個扒手故事。故事十分簡單,任達華、林家棟、羅永昌和張滿源四人為職業扒手,生活十分遊閒,作為首領的任達華最喜歡架著單車,拿著舊式攝影機四處拍攝。在一個偶然的情形下,任達華巧遇神秘而又驚艷的女子林熙蕾,而其他三人亦分別在不同場合結識了林熙蕾。原來所謂的「偶然」其實是刻意營造的,當初看似是林熙蕾玩弄他們,故事發展下來原來林熙蕾是想借助四人的力量去令她脫離盧海鵬的魔掌。任達華拒絕參與下,結果事敗。最後,任達華決定代他們出頭,與盧海鵬來一個最後對決...

正如多位網友及影評人指出,《文雀》的故事並不重要,因為電影重點落在杜sir的美學及電影濃厚的懷舊味道。

本片調子輕鬆,屬於杜sir遊戲之作,十分風格化的電影。以往代表杜sir的槍戰及血腥暴力都完成失蹤。電影trailer內節錄一名外國影評人的評語,謂本片是寫給香港的一封情書(Derek Elley, Variety)。的確,電影圍繞著上環、中環、灣仔等舊區拍攝,很有懷舊的風情。石板街、甘棠第、西港城、冰室、大街小巷等等,鏡頭設計得很美,任達華到處拍攝舊建築物,加上類似Bossa Nova的音樂,令人看得賞心悅目。尤其是本人對中上環及灣仔有很濃厚的感情,所以看時很有感覺。片末的決戰,更將美術進一步提升,比《柔道龍虎榜》的街頭大戰一幕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外,正如導演所言,本片對很多舊片致敬。最明顯莫如希治閣的《迷魂記》,林熙蕾的角色基本上和《迷魂記》金露華的角色很相似。片首及片末據稱亦是對舊粵語片的致敬。

然而,劇本真是犯駁甚多,有點胡來。雖曰本片是講感覺講「feel」的電影,但我還是希望它的故事性可以強一點。我並不介意節奏慢,我介意的是故事比較鬆散。其中一個我最不滿意的地方是角色太平面,完全沒有血肉。無論任達華等扒手、盧海鵬等反派,都沒有深入的描述。

女主角林熙蕾的角色明顯是比杜琪峰前作的女角比較重要,但事實上只是出場的次數比較多,以及是以她串起整個故事。真正比較深入的描寫其實很少,角色基本上十分面目模糊。說到底,仍是一個花瓶角色,只不過是出現得比較多的一個花瓶。

片中的幽默位,我覺得只是平平,沒有很「神來之筆」的感覺,反而有點硬滑稽。

我是一個喜歡懷舊的人,所以亦喜歡電影的華麗拍攝及悅耳的音樂。但是用「歐洲電影感覺」來形容本好像有點誇張,因為我始終未能非常感受到電影的浪漫感覺。我不是不喜歡《文雀》,只是它不是我的那杯茶。我總覺得,在美輪美奐的影像及音樂下,其實也可以有一個扎實的劇本及故事。

Tuesday, June 24, 2008

星迷獨白

我是喜歡周星馳的。他是「無厘頭」電影的始作俑者,兼且「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不少人(張偉建?張家輝?)試圖抄襲,可惜全都落得失敗收場。回想起九十年代初他的「無厘頭」風氣一出,簡直橫掃全香港。他真的為我們帶來不少歡樂。他亦見證著港產片的黃金時代,屢創票房紀錄。他對於港產片的貢獻,都絕不亞於以往幾十年任何一個演員。

他的經典電影,大部分我已經買了碟,但不知為何,每次電視(不論是NOW,無線或是亞視)播放他的舊片,我總是乖乖的坐下來看,儘管它是一部爛片如《小偷阿星》抑或是已經看過二十次的《賭俠》和《國產凌凌漆》。他的部分舊片,特別是《國產凌凌漆》、 《西遊記之月光寶盒》、《西遊記之仙履奇緣》和《回魂夜》 真的是越看越有味,但其他一些看似平平無奇的電影,越看便越發現某些細節其實是十分有趣。最佳例子莫如《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越看越發現令人發笑的細節。

我最喜歡周星馳電影中很多one-liner,很多都是很「絕」和很「抵死」。

遺憾的是,我始終未能將所有周星馳的電影完完全全的看一次,主要是多部早期的電影,包括:《霹靂先鋒》、 《捕風漢子》、《最佳女婿》、《龍在天涯》、 《義膽群英》、《流氓差婆(雌雄雙辣)》、《望夫成龍》、《龍鳳茶樓》、《風雨同路》、《江湖最後一個大佬》。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

我試圖將周星馳的電影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特色,現作簡單的介紹:

早期 - 《霹靂先鋒》(1988)至《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1993):

此時期為濫拍期,周星馳剛從電視台走出來,不理好醜甚麼片都接,所以有不少爛片。合作比較多的導演有王晶、劉鎮偉(左頌昇)及陳嘉上。初期的電影並未有太多周星馳風格,只是在普通港產片中加入無厘頭角色,而票房亦不怎麼樣。此時期周星馳的角色多為市井小市民,其實與他在電視劇《他來自江湖》的角色何鑫淼相似。直至1990年,周星馳終於憑《賭聖》作出事業的一個突破,導演劉鎮偉以破格手法將周的無厘頭及市井特色發揮到淋漓盡致,而周星馳以無厘頭方式演繹一個愚苯的大陸新移民,雖然十分剝削但仍觀眾非常受落。結果電影狂收 4,133萬港元,成為當年賣座冠軍兼票房紀錄。自此,香港正式進入「周星馳時代」。同年的《賭俠》及《整蠱專家》搭上劉德華,加上王晶導演,均非常賣座。1991年的《逃學威龍》,邀請到陳嘉上導演,開始脫離了市井小子角色,減少粗鄙對白,在一個比較完整的劇本下將周星馳帶到一個高峰 ,創出4,380萬港元的票房紀錄。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於1992 年,年初《家有囍事》先創下4,899 萬港元票房紀錄,同年的《審死官》再以4,988萬港元再破票房紀錄,周星馳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除了是當年票房紀錄外,《審死官》亦有特別意義:它是周星馳第一部與大導演杜琪峰合作的電影,可惜之後合作的《濟公》十分不濟,兩人亦從此沒有再合作。此外,《審死官》亦是周星馳第一部古裝電影,自此之後,周星馳拍了多部古裝片,包括著名的《唐伯虎點秋香》。

這段時期,個人最喜愛的是柯受良導演、阮世生編劇的《咖哩辣椒》,對白抵死,又夠粗鄙,非常raw的一套戲。

1988
《霹靂先鋒》、 《捕風漢子》、《最佳女婿》
1989
《龍在天涯》、 《義膽群英》、《流氓差婆(雌雄雙辣)》
1990
《望夫成龍》、《一本漫畫闖天涯》、《龍鳳茶樓》、《風雨同路》、 《咖喱辣椒》、《小偷阿星》、《師兄撞鬼》、《賭聖》、《無敵幸運星》、《江湖最後一個大佬》、《賭俠》
1991
《整蠱專家》、《龍的傳人》、《新精武門1991》、《逃學威龍》、《賭俠2:上海灘賭聖》、《情聖》
1992
《漫畫威龍》、《家有囍事》、《逃學威龍2》、《審死官》、《鹿鼎記》、《鹿鼎記II之神龍教》、《武狀元蘇乞兒》
1993
《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


中期 - 《唐伯虎點秋香》(1993)至《千王之王2000》(1999):

此時期為周星馳的黃金時期,我稱它為「李力持期」,因為幾部經典大作都是李力持導演(或合作導演)的,包括《唐伯虎點秋香》、《國產淩淩漆》以及《食神》。當然,由劉鎮偉導演的《西遊記》上下集和《回魂夜》都是周星馳的代表作,而《九品芝麻官》(王晶導演)就是另一部百看不厭的電影。這段時期是周的最高峰,雖然產量不太多,但每部電影的質素都不錯(除了《百變星君》)。 這段時期的電影開始有點改變,純無厘頭搞笑的電影比較少,電影多數有個比較認真或者嚴肅的故事及主題,而以喜劇形式演繹出來。當中亦加入不少描寫人性及感人情節,正所謂笑中有淚。當中《西遊記之仙履奇緣》(即下集)基本上不能算是笑片,反而比較接近劇情片或愛情片。

其實自九十年代中開始(即是VCD的興起),港產片已開始衰落,以往輕易過四千萬票房的日子己一去不復,1999年的《喜劇之王》票房不夠三千萬已足以當上當年的最賣座片王,足見港產片的下滑。但相對而言,周星馳的電影仍很賣座。縱使沒有再創票房紀錄,此起彼落之下,更突顯了周的超然地位。

這段時期個人最愛是《國產淩淩漆》及《回魂夜》。《國產淩淩漆》正值轉型初期,周星馳首次參與導演的工作。既有早期的無厘頭搞笑,亦開始對故事情節多加著默,但是仍未到太認真的階段。《國產淩淩漆》內有不少經典場面,包括:麗晶大賓館一段、風筒/鬚刨/試槍一段、喼神一段、取子彈一段等等,都令人一再回味。至於《回魂夜》,真是cult味十足,首先故事及人物設計已經與一般電影不同,此外片中經常一些離經背道的情節,每每超出你的想像,令人邊看邊大呼過癮!

1993
《唐伯虎點秋香》、《濟公》
1994
《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國產凌凌漆》
1995
《西遊記之月光寶盒》、《西遊記之仙履奇緣》、《回魂夜》、《百變星君》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
1997
《97家有囍事》、《算死草》
1998
《行運一條龍》
1999
《喜劇之王》、《千王之王2000》


後期 - 《少林足球》(2001)之後:

此時期,周星馳已升格為導演,幾乎沒有任何無厘頭笑話,變得很認真。同樣地,亦變得很「非周星馳」。這段時期的電影與以往的電影有很明顯的分別,特點一是加入國內元素,包括在大陸拍片及起用國內演員;特點二是角色都是比低下階層更低的赤貧階級,經常被人白眼 、奚落甚至虐待;特點三是大量的CG特技,不論是足球、功夫或外星人;特點四是全部都與功夫有關。不知怎的,感覺就是怪怪的。若全心去看喜劇以博一笑的觀眾,看後一定會失望,因為並沒有很多搞笑片段;若要去看溫情,則嫌寫情寫得太表面及煽情;若要看功夫,則會對太多的CG覺得反感;若要看特技,則與外國的差一大截。周星馳的定位到底在哪?最重要是,香港觀眾已經開始對周星馳的電影失去了認同感。以往很生活化的人物角色已全然消失,換來是一大堆卡通式但是陌生的主角及配角。

然而,以票房收入而言,周星馳並沒有倒退。《少林足球》以6,073萬港元再破票房紀錄,之後的《功夫》更締造出6,128萬港元的新紀錄。《長江七號》雖然被人駡個狗血淋頭,但仍收5,140萬港元。

個人而言,三套電影我都不是太欣賞,就算是口碑很好的《少林足球》,我覺得流於硬滑稽及故事誇張。三套電影的故事太單薄(而且每況愈下),情節不吸引,想搞笑又不太好笑,想言志又不太到位,想寫情但又太刻意,正式middle of nowhere。最令我討厭的是太賣弄所謂的CG,其實造得很差。老實說,我寧願翻看他的舊電影也不想再看這三部片。

2001
《少林足球 》
2004
《功夫 》
2008
《長江七號》


總結

截至今天(2008年6月),周星馳的電影佔了港產片電影票房十大當中的五部,包括:《功夫 》(第一位)《少林足球 》(第二位)《長江七號》(第七位)《審死官》(第八位)及《家有囍事》(第九位),之後的十名也佔五部,分別是:《逃學威龍》(第十三位)《賭聖》(第十五位)《鹿鼎記》(第十七位)《食神》(第十八位) 《97家有囍事》 (第二十位)。周星馳的魅力毋庸置疑。他所創下的經典人物及情節數之不盡,而其對港產片的影響亦無遠弗屆。雖然希望現時的周星馳返回無厘頭時代已經不可能,唯希望他能再為港產片出一分力,拍一些真正屬於香港人的電影。